摘要:他說人生有涯,是要告訴人們,珍惜生命的美好,人來世間走一遭,實在是天地造化,人生卻是那麼匆匆,而知識無窮盡,別一頭扎進去出不來。孔子就說,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

​歷代名人名言,一般能被正確流傳下來。但是也有不不少名言,尤其是聖人的經典名言,因爲斷代或時代久遠等原因,造成語義理解上的千差萬別,或被人刻意而無知地曲解,或被人善意借用,背離了原本意旨與初衷,迷惑人們幾千年,卻依然被人當作真理,奉爲圭臬。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此句出自《道德經》第5章,很多人把它理解爲天地和聖人不仁不義太冷漠,視天下蒼生爲豬爲狗。其實,原意不是這樣的,老子說,天地沒有偏私,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無所謂人們想象中的那種“仁愛”,就像人類對待用草扎的芻狗一樣,任其光鮮或沒落。

講仁講義,是孔子的重要學說。孔子說仁者,愛人。這種愛是基於血緣關係的愛,孔子希望把這種情感推廣開來,從“親親”到“泛愛衆,而親仁”。強調愛己及人,即從愛父母兄弟開始,推而廣之,擴而大之,去愛本族人,愛同鄉同黨,再到愛不同族人,並延伸到不同族的人。愛,是情感,把這種愛擴展開來就是“義”,“義”是行爲。

因此,在儒家觀念裏,仁是源於內在的愛,義則表現於外的“行”。在施行仁和義的過程中,是不能爲“利”所左右的,見好就上,見不好就避之,那是不義。

因此,在儒家看來,天地愛萬物,和聖人愛百姓,就像父母愛孩子一樣。

老子不是這個意思。老子的觀念裏,天地無所謂仁愛,所謂的仁愛,只不過是人類按照自己的意願附加上去的。天地生養萬物完全緣於自然而然,既不是爲了自己的利,也不是爲了衆生的利,故曰“不仁”。

人們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天地萬物,以爲祭祀天地就可以得到天地的厚愛和恩賜,其實不然。天地是清靜無爲的,你用芻狗作祭品祭祀他也好,不祭祀他也好,在他看來都是一樣的,並不因爲你祭祀他,他就會如你所願,保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天地能給你的已經給你了,不可能像人類那樣有所偏私,你只要順道而行,不妄爲,祭祀與否,與他沒有什麼關係。以德報怨

“以德報怨”的原句出自《論語· 憲問》,後人斷章取義,拿出“以德報怨”這句話來已形容一個人的雅量。其實不然,“以德報怨“的後面還有一句“何以報德?”完整的表達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句話來自於孔子與他的學生,一個叫“憲”一段對話。弟子問他說:老師,別人羞辱了我,我卻以我的道德和教養來回報他,這樣好不好?孔子就說,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別人以德待你,你就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別人羞辱了你,你就不能以德報怨了,而是“以直報怨”。孔子的意思是,惡行不可助。

我們想想孔子的一貫作風就明白了,孔子是剛烈的,當年魯國大夫少正卯開辦私學,風頭勝過孔子。魯定公14年,孔丘任魯國大司寇,代理宰相,上任後七日就把少正卯以"君子之誅"誅殺了,並曝屍三日。

對此,孔丘在回答子貢問時說:小人之桀雄,具有"心達而險、行闢而堅、言僞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五種惡劣品性,有着惑衆造反的能力,不殺之,將遺患無窮。

所以,孔子的原話是,不能以德報怨。不然,社會風氣會被引向惡化。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原句出自《莊子·養生主》,後邊還有半句話:“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這句話也是掐頭去尾,斷章取義,結果只用前半句,變成了後人激勵人生的座右銘。莊子是最重養生,他在《知北遊》裏說:人生天地之間,恍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他說人生有涯,是要告訴人們,珍惜生命的美好,人來世間走一遭,實在是天地造化,人生卻是那麼匆匆,而知識無窮盡,別一頭扎進去出不來。有限的生命,只學有限的對自己有用的知識。現實中,很多人的一生,都在用有限的生命去兌換無聊又無窮的知識,到頭來搞得身心俱疲,沒有什麼專長,違揹人生要義,還傷害了身體,這是犯險啊!

相濡以沫

原文出自《莊子·大宗師》。這句話被人借來比喻感情的篤深,千百年來,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感動了天下蒼生。其實,莊子的本意在於表達,兩條魚臨死前的無奈慰藉,倒不如各自回到原來的江湖,優哉遊哉

原文是:"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

莊子借這個比喻,批評仁義,倡行大道。因爲仁義遠離人性自然,就像魚兒離開水一樣。爲了苟延殘喘,不得不相濡以沫。這都是人性的虛僞,造成的背道而行的結果啊!

莊子原文大意是:天大旱,江流斷,魚兒擱淺在荒灘。雌魚哭,雄魚怨,無奈相擁伴;爲了相續命,只得互吐涎。大難已臨頭,垂死成佳偶。哎,命中註定水中游,說什麼情深誼厚。恨只恨,嬉戲淺灘忘迴游。想當初,你悠遊於長江,我樂哉乎鄱陽,你我不相識,彼此兩相忘。

所以,莊子感慨道:社會若有道,何必巧立名目誇仁愛,堯長桀短?何必假仁假義屈人性,表彰樣板?與其歌頌鞭撻,不如停止宣傳,君不用朝令夕改役使民,民不必惦記君主稅賦增與減。彼此兩相安,大道光無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