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芯謀研究研究總監徐可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是專門針對華爲海思的,美國這次對華爲海思是釜底抽薪,爲華爲海思製造芯片的全球所有企業,只要使用了美國的芯片製造設備或者是相關軟件,今後可能都需要從美國取得許可證纔行。美國精心設計的限制措施,華爲海思自研芯片將受限,有可能會擴大芯片外購,部分美國芯片廠商也可能受益。

本報記者 秦梟 北京報道

將華爲列入“實體清單”一年之後,美國對華爲的限制措施進一步升級。

北京時間5月15日晚間,美國商務部發布消息,美國工業和安全局(BIS)宣佈計劃,通過限制華爲使用美國技術和軟件在國外設計和製造其半導體的能力,來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並稱:“這一宣佈切斷了華爲破壞美國出口管制的努力。”

芯謀研究研究總監徐可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是專門針對華爲海思的,美國這次對華爲海思是釜底抽薪,爲華爲海思製造芯片的全球所有企業,只要使用了美國的芯片製造設備或者是相關軟件,今後可能都需要從美國取得許可證纔行。這應該是美國製裁華爲的措施一步步加緊的一部分。

精心設計

幾乎是在去年的同一天,2019年5月16日,華爲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此後美國政府對華爲供應商的管制依據是《出口管理條例》,也就是原則上全世界所有國家的企業如果使用美國零部件或軟件的比例達到25%及以上,就要受到美國《出口管理條例》的管制。

去年在華爲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的第二天,華爲海思總裁何庭波很快發表公開信:爲華爲生存而打造的“備胎”——海思芯片,全部轉正。正是華爲海思的挺身而出,補上了華爲供應鏈的許多漏洞,爲華爲2019年繼續穩定增長奠定了基礎。

而在2020年5月15日的公告中,美國商務部表示,儘管華爲在2019年5月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但華爲仍在繼續使用美國的軟件和技術設計芯片。此次出口規則改變後,使用美國芯片製造設備的外國公司在向華爲或海思等附屬公司供應某些芯片之前,都將被要求獲得美國許可證。

徐可表示,去年美國是限制華爲採購所有的美國相關技術和芯片產品,華爲也第一時間啓動了芯片備胎計劃,海思在整個華爲供應鏈裏擔負起更大的責任,這是華爲整個體系保持正常運轉非常關鍵的一環。今年,美國是定點打擊海思,下了更嚴格的禁令,並且把限制範圍從針對華爲採購擴大到所有給華爲製造芯片的機構。

徐可也表示,從華爲的角度這次影響非常大,但也不是完全致命的。因爲華爲還是可以加大外購芯片,也可以扶持國內其他芯片廠商,減少對自有芯片的依賴,通過扶持國內芯片生態的方式來維持公司的運轉和發展。

徐可進一步表示,這次衝擊不僅僅是華爲,國內外一些芯片製造企業也將會受到衝擊。對於美國國內企業來說,也有一定影響,但有限。美國精心設計的限制措施,華爲海思自研芯片將受限,有可能會擴大芯片外購,部分美國芯片廠商也可能受益。

蓄謀已久

事實上,此次美國正式升級對華爲的限制措施蓄謀已久。

路透社2020年3月26日的報道顯示:“特朗普政府的高級官員已同意對中國華爲技術有限公司的全球芯片供應採取新的限制措施。”該報道還顯示,特朗普政府將根據提議調整規則——使用美國芯片製造設備的外國企業需獲得美國許可證,方可向華爲供應特定的芯片。該報道還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該規則調整的目的是爲了限制臺積電對華爲的芯片銷售。臺積電是華爲海思的主要芯片製造商之一。

華爲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3月31日對《中國經營報》等中外媒體記者表示:“我想,中國政府不會讓華爲任人宰割,或者對華爲置之不理。相信中國政府也會採取一些反制的措施。”

徐可也認爲,這個問題其實應該上升到更高的高度,其實是中美之間的問題,不能單單由華爲來揹負。因爲從美國是一個國家來打壓華爲,單靠華爲來解決其實是不公平的,這個更多是國家層面的關係。

《環球時報》在報道中稱,有消息人士向該媒體透露,如美方最終實施上述計劃,中方將予以強力反擊,維護自身合法正當權益。

事實上,早在去年 5 月 31 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曾對外表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對不遵守市場規則、背離契約精神、出於非商業目的對中國企業實施封鎖或斷供、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將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截至發稿,華爲官方暫未對於此次事件作出回覆。

編輯: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