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西安市一家蘇福記被爆出“食客要求菜品重做,結果廚師向炒菜鍋裏吐口水”。該店店長對媒體表示,監控比較模糊,事情還需調查清楚。目前,商場已責令關停該店。根據初步掌握情況,依據《食品安全法》,市場監管部門對該店從嚴處理,並將作出吊銷經營許可證的處罰。

雖然當地官方調查結論尚未公開,但從網上公開的信息來看,該餐廳存在嚴重的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其一,菜裏面被發現有菸頭,這已經讓人感到噁心。其二,消費者查看監控時發現廚師不戴口罩炒菜,在疫情期不規範操作讓人不放心。其三,儘管廚師向菜鍋裏吐口水還有待調查,但從監控畫面來看嫌疑很大。

即使調查發現廚師的口水沒有吐進菜裏面,但廚師邊做菜邊吐口水的做法顯然是不規範的。僅從菜裏有菸頭、廚師炒菜不戴口罩來看,就已經無法讓人接受了。假如調查顯示廚師向炒菜鍋裏吐口水情況屬實,顯然是一起非常嚴重、極其惡劣的食品衛生安全事件,該廚師道德操守及餐廳後廚管理存在重大缺陷。

顯然,該廚師做菜時不戴口罩違反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18年印發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菜裏面有菸頭無疑不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要求。至於廚師向炒菜鍋裏吐口水,情節有可能比前兩種情況更爲嚴重,因爲涉事廚師有可能是故意爲之,其口水中也不排除帶有病菌。

對此惡劣事件,不僅要引起該餐飲連鎖企業高度重視,也要引起商場方面和市場監管部門足夠重視。該餐飲企業僅在西安就約有32家分店,如果不妥善處理此事件,會讓消費者產生不好的聯想,其其他分店,消費者未必敢去消費,那麼這家經營10年的餐飲連鎖品牌,就可能受疫情和此次事件影響而倒掉。

從商場方面來說,商場裏面的其他餐廳和店鋪也可能會受到此次事件的連累。目前,很多城市商場受疫情影響開門營業時間並不長,消費者本來就不多。當一家餐廳發生食品衛生安全事件,一些消費者可能不願意再進這種商場消費了,對商場形象和生意就會造成不良影響,不利於商場裏的其他店鋪增加客流量。

經歷疫情之後,目前消費者普遍對衛生安全比較敏感,外出消費比較謹慎。而西安這一“後廚食安事件”,坦率地說讓一些人的衛生安全感更加脆弱,這無疑不利於消費復甦。只有從嚴查處這一事件,並對其他餐飲企業加強監管監督,才能避免發放消費券等刺激起來的消費熱情,被這種食安事件潑一盆冷水。

從目前情況看,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和商場方面處置涉事餐廳的態度值得肯定。目前已責令關停該店,必將讓其付出沉重代價。如果還將吊銷經營許可證,該分店由此就徹底消失了。不過,對該餐飲連鎖企業開出什麼樣的罰單,以及如何處置涉事廚師,我們將拭目以待。除行政處罰外,消費者還可以依法索賠。

在疫情尚未完全解除的情形下,包括餐飲業在內的很多消費行業都亟待消費復甦。作爲餐飲業,要想避免消費復甦被幹擾,關鍵在於防範食品衛生安全事件。因此,首先,進一步加強餐廳明廚亮竈建設,儘量不留一絲模糊空間,讓監督倒逼廚師規範操作。另外,對餐飲從業人員加強培訓和管理,並加強食材監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