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評級認爲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銀保監會)針對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發佈的通知和徵求意見稿可能預示着中國相關監管政策的調整,反映了中國當局擔心最近實施的相關舉措已致信貸減速過快。

央行於7月20日發佈了資產管理新規補充通知(《通知》),銀保監會亦發佈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此前,央行在今年四月底發佈了相關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其前身是央行於2017年發佈的一份徵求意見稿。(參見5月3日發佈的惠譽快訊:《China Asset Manager Rules a Step for Financial Stability》)。

這些政策大致符合收緊影子銀行監管的總體方向。但是,從《通知》的某些內容可以看出相關監管政策已略有調整,例如允許公募資產管理產品投資非標債權類資產(但有限制條件)。此外,《通知》亦允許金融機構有條件地發行不符合資管新規的老產品以投資支持國家重點政策、重大工程建設續建項目以及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資產。

這些政策變化本身並不表示當局停止去槓桿,但可能意味着當局正嘗試在抑制信貸增長和改善金融系統穩定性與確保信貸增長有序放緩和避免信貸緊縮之間取得平衡。雖然2018年4月公佈的資管新規在過渡期(截至2020年底)結束後纔會全面生效,但一些信貸指標已有跡象表明受到影響。

商業銀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餘額已從2017年末的22.2萬億元人民幣降至2018年6月底的21萬億元人民幣。2018年第一季度證券公司資管計劃的資產管理規模亦較2017年出現的峯值下滑14%至16.1萬億元人民幣。此外,2018年第一季度信託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也開始下滑。針對影子銀行業務的監管舉措已令非銀行金融機構獲得的銀行融資減少,進而導致借款人的融資成本上升。

總體來看,資管新規仍對改善中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起到重要作用,將減少(但不能消除)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中長期風險。但是,惠譽仍認爲,如果中國未能堅持金融改革(例如重走信貸刺激經濟的老路),將對中國的主權信用和金融業信用帶來負面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