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表示,已公佈的中資銀行2017年年度業績報告顯示銀行的資產質量有所提高,這反映了中國逐步改善的經濟狀況以及銀行的信貸資產在向不良貸款率總體較低的零售貸款轉移。但是,惠譽認爲,針對影子銀行和融資活動的監管收緊促使非貸款類信貸或表外信貸正在轉回至銀行貸款,從而消耗了銀行的資本,因此銀行核心資本的改善仍有侷限性。

在銀行風險加權資產的增速超過其總資產增速的情況下,信貸資產轉移使銀行面臨資本壓力,特別是對一些中型銀行而言,例如中信銀行和中國民生銀行。這意味着,對於不從外部籌資的銀行來講,核心資本的改善空間有限。中國光大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在2017年12月於香港完成了260億元人民幣的定向增發後,其比率在2017年年底升至9.56%,較前年高出135個基點。中國農業銀行在近期宣佈擬定向增發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的普通股,此舉或將令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提升約80個基點。

去年流動性的緊縮推高了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令在同業拆借市場將剩餘資金借給中小型銀行的大型銀行獲得更多收益。相應地,2017年年度業績報告顯示了大型銀行更加強勁的淨息差,該優勢在2017年的第四季度尤其顯著。其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淨息差升幅最大,按年達16個基點。相比之下,中型銀行的淨息差在2017年普遍下滑了20至30個基點,但下滑幅度在2017年第四季度有所放緩。招商銀行在中型銀行中淨息差下滑幅度最小(7個基點),原因在於該行的大規模零售存款業務緩解了其融資壓力。

如何通過資產負債的管理來應對更高的融資成本將成爲2018年銀行業績表現的一個關鍵差異點。中國銀行業整體融資成本在上升,但存款成本的上升幅度不及其他融資來源,例如銀行間同業拆借。2018年貸款重定價將有助於緩解淨息差壓力,但惠譽預期中資銀行業的總體淨利潤增長率將保持在個位數水平。

零售業務是業績的一大亮點。在企業和金融機構信貸壓力趨緊的大環境下,個人住房貸款成爲中國銀行業總體信貸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佔銀行新增貸款總額的半數以上。上述業務重點的轉變在各家銀行紛紛在其年度業績簡報中強調其在金融科技和電子銀行業務上的戰略規劃時便是明顯的佐證。電子銀行業務能提升零售銀行業務的成本效益,但如果不進行適當監控管理,可能引發相關網絡風險。

多數銀行並未說明近期監管部門下調撥備覆蓋率要求的決定是否對其適用,因這些銀行認爲其目前的撥備水平已夠審慎且充足;但惠譽認爲,所披露的不良貸款率並不能反映出國內銀行系統面臨的資產質量挑戰。監管部門將不良貸款的撥備覆蓋率要求從150%下調至120%-150%之間,此新要求的關鍵標準是基於考量確認並解決不良貸款意願的基礎上。考慮到中型銀行面臨較大的撥備壓力及資產轉移帶來的資本壓力,這些銀行下調撥備覆蓋率的意願可能更強烈。

2017年不良貸款率和逾期貸款率的下降總體支撐着中國銀行業的撥備覆蓋率。中國工商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自2016年初開始持續低於150%(監管部門要求的最低水平),但該行撥備覆蓋率已在2017年年底提升至超過150%的水平。所有被惠譽授予評級的中資商業銀行在其2017年年度業績裏披露的撥備覆蓋率均超過15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