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臼盂脣損傷是臨牀上少見疾病,發病隱匿,症狀難以描述。本人也是近年逐漸接觸並認識這個病的。跟周圍的同行交流時瞭解到這個病的發病率很低,但漏診率、誤診率很高,臨牀上要有這個概念,在外傷後髖關節疼痛的診斷時要考慮這個病。

髖關節的關節盂脣類似肩關節,在邊緣部尤其是前、外、上有一圈軟骨組織,形似“嘴脣”,命名爲盂脣。當對應的股骨頭過度地向前、外、上方向活動,即髖關節極度屈曲或外展時,容易將盂脣損傷、撕裂。但文獻上報道,中日友好醫院和積水潭醫院骨科關節鏡下治療盂脣損傷例數也不多,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在相同動作下都會損傷的,還是有股骨頭的發育畸形作爲基礎的,股骨頭頸部形成的凸輪更容易損傷盂脣。

近一年來門診和網上診斷和學習的髖臼盂脣損傷,每個病例各有特點,但都有一些共性的地方,主要在症狀上,疼痛的位置有人指腹股溝,有人則描述不清,位置模糊(這種情況佔大多數),也有人指臀部,總體的原因在於髖臼盂脣位置,體表投影不清,而髖關節前、外、內的肌羣拉傷則很容易找到觸痛點。其二,必有外傷史,是外傷特點必然是髖關節的超範圍運動。其三,疼痛劇烈,即使臥牀不動,疼痛並不能緩解,且持續相當長時間。

治療上本人目前沒有手術方向的經驗,但查文獻上對於損傷的盂脣在關節鏡下或切除或清除後再作骨性縫合固定均療效滿意。我想一般門診上的病人肯定先會考慮保守治療,所以早期診斷早期制動是關鍵。主要的影像學檢查是核磁檢查,最好是造影核磁檢查,但即使是北京很多醫院也做不到。所以我現在根據特殊的症狀、病史、體徵、X線上是否存在髖關節先天畸形,在沒有清晰的核磁情況下,排除一些常見疾病看,高度懷疑這個病時,暫且先診斷、先制動,進步複診明確診斷。#髖關節# #疼痛# #腹股溝# #運動# #外傷#@CCTV健康中國

本文是蔣科衛醫生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